2020年5月28日,陈智教授提前来到了我校心理培训教室,一日既往地为实小学习心理学的老师们带来了心理学学习的盛宴。
在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里,陈老主要和老师们分享了两大主题。主题一,基于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心理痛苦与心理咨询;主题二,重要的咨询技术通情达理(empathy)的三个含义和五个层次。
如何理解心理学上的痛苦?心理痛苦的由来?
心理痛苦,并不是你得了什么病,而是我们在社会文化的内化过程中,自身的认知不恰当地对现实的解读,或者某种核心的文化观念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影响或限制,让我们产生了一种痛苦。心理学上的痛苦,不是躯体痛苦,但它会引发躯体痛苦。心理痛苦在真实上还是当事人内心缺少一种对信息综合的能力。当他只接受了某种信息,而拒绝其他信息的时候,他就会堵在那了,从而出现了痛苦和烦恼。 心理痛苦是在我们的认知体系和文化描述体系下衍生的,但事实上,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病,它是在执着与妄念下产生的一个虚幻的情绪障碍,是一种内在的情绪。
咨访关系的神秘力量?
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简单就是幸福的。在你我各自的内心都有一条通往自身圆满的路。只有某种或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个体无法适应当下的生存环境了,心理咨询就显得有用和有效了!心理咨询带给来访者积极方面是唤醒自Ta身内在的智慧和资源,在点滴的与己相处和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达成一种平衡,朝向Ta自己内心最美的地方去,找到Ta自己的真实与归宿。
现在的心理咨询,更多的是给予来访者温暖、尊重与共情。心理咨询师在咨访关系中需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对来访者讲述给咨询师的信息不要有偏见,需要保持中立,也不要对信息中的第三者、或别的人做评价或回应确认或否认的态度。咨询师合适的回应才会让来访者感觉到被接纳、被关怀的暖意。
心理咨询师在咨访关系中最重要的咨询技术是共情或同理心(empathy),是指咨询师借助来访者的言谈举止来感受对方内心的活动;咨询师借助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工作经验来理解来访者的经历、情绪和人格,以求更好的疏通和引导来访者的自我认知和积极改变;咨询师运用“同感、共情”等技术把共情或同理心(empathy)的实质内涵传递给来访者,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获得共同成长的可能。
接着,陈教授投放了实际的案例让老师们参与了心理咨询的演示。大家根据不同的案例,设计出有效的咨询方案。陈教授特别强调咨访关系中,咨询师提问技术和倾听技术的重要性,这是咨访关系继续与否的重要方面。
经过了近两年心理学理论学习和心理咨询实践操作,实小老师们越来越朝向自己职业完美方向走去--扎实的职业技能提升、让每一朵花儿都尽情绽放的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