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单位,一直致力于中外人文交流项目的开展,并卓有成效。为了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增强老师们的中外人文交流意识与能力,9月30日上午8:30-10:00,双流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双流区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老师们如约参与“中美连线”第五次培训。
此次在线讲座以“管理问题行为”为主题,由卡罗拉•艾莫莉博士及国际认证行为分析专家斯考特•雷格主讲,讲述了“问题行为”“行为功能”“行为描述性分析”“关怀式应对”等方面的问题,助力我校高质量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培训专家介绍
Carolad’ Emery PT,PHD 卡罗拉•艾莫莉博士 物理治疗师
• 美国SunnyDays公司培训及临床质量保障总监;
• 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认证物理治疗师;
• 拥有30多年的早期发展干预,教育,培训经验;
• 国际早期干预学会会员;
• 为分布在新泽西、纽约、宾夕法尼亚、特拉华和加利福尼亚等州的,数千名专业儿童发展治疗师提供培训,并设计培训课程。
Scott Reiger, BCBA 斯考特雷格 行为分析师
• BCBA(国际行为分析师认证委员会认证的行为分析师)和美国认证咨询师;
• 有超过25年为家庭提供辅导咨询的经验;
• 在SunnyDays公司负责培训和指导应用行为分析专业人士,并在新泽西州的早期干预系统中为专业人士提供辅助;
• 在新泽西学院获咨询专业的硕士学位,在罗杰斯大学获教育督导证书并完成认证行为分析师课程。
在此次中美连线活动中,我校教师和美国专家就《如何管理学生的问题行为》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学习。研究表明,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导致教师焦虑和挫败感的主要根源之一。而问题行为的出现会妨碍整个班级的学习、影响课程活动的流畅性……面对课堂中行为问题的挑战,我们怎么破?
专家指出,当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时,我们首先要评估情况,要了解原因,要检视活动,检视课堂程序,然后找出可能引起问题行为的间接因素,透视行为发现教室里难以“看见”的情况,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思考可能引起问题行为的教学因素:学生对话题材料缺乏兴趣?还是不适应教学方式,找不到参与感?环境因素和组织因素?
ABC行为数据收集表(前因Antecedent-行为Behavior-后果Consequence)便可以有效的运用到行为调研中。通过对问题行为的记录,详述发生问题行为的前因及产生的具体问题行为,从而剖析该问题行为背后的功能和目的。这样更为客观、科学地帮助老师在面对这样的情境时如何给予正向的引导和反馈,同时也可以反向推测导致该问题行为的原因,进而规避类似的前因,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专家提出的Scatter plot recording(散点图)则将此调研具象化。通过采用时间间隔记录法,来发现问题行为和特定时间段的关联,并与日程表对比,发现学生问题行为的规律性和模式。是否是因为某类活动或课程产生的问题行为,抑或是在每天接近同一时间段而产生的行为,这样就能顺藤摸瓜,通过访谈家长、亲友、老师,查看儿童的教育和行为的相关记录制定有效的主动和被动的干预措施。
何为主动措施?在应对学生问题行为时,老师、家长、首先需要改革和调整自身的行为:识别学生缺少或需改进的技能,安排环境以支持行为改变,了解和调整学生的动机,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等
专家还就主动措施,给予了方法建议及策略方案,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清晰化。而被动策略则强调问题行为不再被强化,在不改变学生动机或问题行为的前提下而不再达到该行为的目的,以此削弱行为动机而逐渐减少问题行为,如消弱法,适当的惩罚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认真考量,将学生的发展放于首位。
我校教师针对此次讲座,与美国专家进行了积极互动。美方专家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参与培训老师们反馈:本次培训是一场难得的心理科学课、生命教育课和教学管理课,为老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给予了新的动力。
以交流学习,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项目实施是当前我校在中外人文交流领域的有效支撑,我们期待全校老师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习得“真”知识,获得“真”成长。